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目錄 購物車 {{currentCart.getItemCount()}}

關於聲音地景(Soundscape)

Soundscape 為聲音加上景觀(風景)的合成字,翻成中文可稱之為「聲音景觀」或「聲音風景」簡稱為「音景」,在 1960 年代末期 1970 年代初期由加拿大作曲家 R . Murray Schafer創立了一個以教育以及研究為主的「世界音景計畫(The World Soundscape Project; W.S.P.)團體」,其主要目的為企圓描繪環境中噪音污染之情況,但藉由聲音的分析發現,除了負面的噪音衝擊的影響外,還發現其實環境中存在的聲音有些尚具正面的價值,例如:自然的聲音、文化的聲音等, Schafer更將這些聲音稱之為「環境的音樂( The Music of the Environment) ( Schafer,1973 ; 1977a )。1973年加拿大的音景調查持續進行,同年出版了"The Vancouver Soundscape"一書,詳細介紹音景的研究(Schafer and Westerkamp ,1973 )。1975 年針對瑞士、德國、義大利、法國、以及蘇格蘭等五個地區展開「五村音景調查」,並將其分析結果於 1977 年出版" Five Village Souodscape(五村音景)”一書,為音景研究的經典之作 ( Schafer,1977 )。由該書中可知音景不但包括人工音及自然音,更進而包括了「歷史的記憶」,亦即探索了「本世紀初同樣的鐘聲其可聽範圍」,現在和歷史的兩條不同「等音線」,也可能是用來界定教堂「祭杷圈」的重要指標,因此音景也涵蓋了「記憶音」、「意像音」、「文化音」及「社會音」。依文獻之調查, Southworth(1969)最早談及都市音環境的議題。我們認識一個城市,往往就以視覺性的主觀代表區域的既定特色文化。這種習慣,讓具有五感的過客,只剩下微弱的視覺感官,其餘則近乎無感。我們習慣用視覺快速接受眼前景像,無論是城市地景、自然地景,乃至於文化地景,都必須在眼前呈現出具像的「標的物」;如果我們增加更多的體驗觀感,就會發現在眾多「認知」的情況下,我們還有須多體驗開關尚未啟動。而本工作室試圖以「聽覺」的感官成為觀察、記錄城市的主要功能,並以設計、文化角度延伸探討在地區域的保存再生議題聯結了「聲音地景」(Soundscape)的因子,那麼從城市中歷史街區的範圍、保存與再生的方法措施、乃至景觀保存條例訂定等,是否都可能有所重新思考的未來,我們用工作室型態研究聲音地景的議題,也運用「設計」的魔力,讓文創商品蘊含了音景的概念,當你購買了商品,別忘了聲音的價值,就在其中。

本工作室目前進行的 TAINAN  SOUNDSCAPE PLANE 歡迎蒞臨參觀聆聽,更期盼有合作機會!
台南聲音地景計畫-湯德章紀念公園1KM方圓計畫   http://designwork2013.wix.com/vivoss